“台儿庄”的名字,始见于《明史》和唐、明两代碑文。唐代立于准提阁内的碑文中称“台家庄”。明正德年间立于泰山庙中的碑文称“台家庄集”。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扬州道在台儿庄东南黄林庄村前立河防碑一通,戴有“南自清河县起、北至台儿庄止,此三百余里之内尤为灌薮”。《明史?河渠志》云:“与台家庄、侯家湾、梁城诸处,皆山岗高阜,多砂礓、石块,极难为工”,又云:“出梁城、万庄、台庄等地,下至邳州直河口入黄河,开浚二百六十里”。综上所引,计有“台庄”、“台儿庄”、“台家庄”三种不同的名称。
至于台儿庄名称的由来,大致有3种说法:
一为传说说。传说台儿庄东南有一座山,山上住着一个白衣女人,未婚而孕,生下一条小白蛇,长有4爪。白衣女认为是个怪物,拿刀砍去其一爪。小白蛇化作一道白光不见了。这条小白蛇到了东北深山老林,化作人形,拜师学艺。20年后回来探母。白衣女认为儿子是来报仇的,遂躲在山上避而不见。小白蛇一连找了49天,仍不见母亲,便咬破中指,在母亲住的洞门上写下“望母山”3个字,在极度失望中死去。白衣女看到门上写的字,方知误会了儿子,便下山跑到儿子的住处,也咬破中指,在门上写下“探儿庄”3字,然后伤心死去。后来,“探儿庄”转化为“台儿庄”。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
二为姓氏说。台、花两姓始来居住,故名“台花庄”,后演化为“台家庄”、“台庄”。原台儿庄东门外故塚中,竖有一通正面刻有“台家林”的石碑,传为台家茔地。建国初年的清明节,尚有台家后人前来祭拜。1958年石碑被毁。另外,台儿庄小北门外西北不远处,有桥曰花桥。以姓氏名村者较为可靠,亦不鲜见。据不完全统计,台儿庄425个自然村,其中有180个村是以姓氏命名的。
三为地理说。台儿庄以地理实体命名,缘于村庄建于高台之上。其理由有三:其一,《明史?河渠志》载:“台家庄……诸处皆山岗高阜”,言此地居高。其二,现存历代地形图表明,古时的台儿庄,承水(大沙河)、茅茨河等天然水道纵横交错,地势低洼,最低处海拔只有24.5米。每逢汛期,诸水汇集于一片汪洋之中,唯有台儿庄可免水患。其三,城内尚有凤凰台、朱台、金台旧址。“台”字之义,古今未变,皆指土筑的高坛。有鉴于此,先人筑台避水而居,以台地为村庄命名,亦属顺理成章。
以上三说,当以第二说即姓氏说较为有据。至于“台家庄”为何衍变为“台儿庄”,据说属“台庄”简称的口语儿化韵所致。
据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峄县志?艺文志》引清举人李狄门(募建台庄城引)载:“兖州之城有台庄,山左隐僻处也。自泇河既导,而东南财糈跨江绝淮,鳞次仰沫者,凡四百万有奇,于是遂为国家要害云。其地平衍四彻,民风朴淳。考诸传为鄫子国。盖犹有鄫子氏之遗风焉。”鄫国为夏朝时郡国,鲁襄公六年(前567年)为莒国所灭。台儿庄村落是否形成于春秋,尚无证据。但是,考城内凤凰台、朱台以及附近雷台、西墩等地出土文物,证明多是汉代以前的文化遗址。据此,台儿庄最迟不晚于汉代就有了村落。
台儿庄土圩如建于元化,那时的台儿庄还只是一个荒凉的小村庄,不为世人所知。明朝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京杭大运河改道由济宁经微山湖向东经台儿庄南下。由于南北漕运的发展,小小的台儿庄迅速崛起,发展成为峄县之世镇。万历三十四年(1608年),台儿庄设立巡检司,领韩庄至邳州运河段260余里之河务,兼理地方社会治安。《明史?地理志》去:“又东南有台庄巡检司,万历三十四年置。”继之设县丞署、官运亨通备署。人口多至数万,成为峄县40集镇之首。
清顺治四年(1647年),兖东道兵备副使蒋鸣玉议建台儿庄土城,“上下咸协无异”,委托峄县县丞雷烇主持此项工程,以峄县的赋税钱粮以及当地土绅的捐资辅助,翌年竣工。《峄县志?建置》载:“台庄城,(峄)县东南六十里,顺治四年兖东道蒋鸣玉议建,祝思信继之,县丞雷烇督其役,愈年工始竣,今已废。乱时,居民因旧基筑圩以守。”土城南傍运河而建,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1.25公里。城墙高4米,护城河宽10米,深2米,首尾衔接运河。这时,峄县管河县丞署移至台儿庄大南门里100米处,占地1亩,有瓦房7间,俗称“小衙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沂州镇标前营移驻台儿庄,改称台儿庄营,始设参将署,为三品参将行署,在繁荣街西段街北、箭道街西,占地4416平方米,砖墙瓦房50间,建筑面积684平方米,大门朝南,东、西各建花门一个,俗称“大衙门”,直至宣统元年(1909年)撤销。参将署左侧(东侧)为守备署,占地约4亩半,房屋近百间,其中瓦房30间,其余为草房;右侧(西侧)为总兵行署,占地1亩3分,四合房,大门朝东,有门楼照壁,瓦房15间,为总兵起居、办公处,俗称“大局子”。参将署后边有箭道,城西部有演兵场和校场。台儿庄土城后来屡经农民起义军攻掠,已无护城作用。
清咸丰七年(1857年),由地方圩练长尤训光发起,各地募捐,再次修筑台儿庄城墙。西城墙东移1公里。至此,台儿庄城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25公里。城墙底部为土台子,墙高4米,上砌垛口。城墙自底沿而上向内倾斜,砖墙内筑土坯,上宽近3米,可在城墙上拉大车。建城门6座:东门曰仰生,西门曰台城旧志,北门曰中正,小北门曰承恩建露,南门曰惠迪吉,小南门曰迎祥。东、西、南、北4门各建有两层门楼,高约7米,上有岗楼,下为通道,可行大车。
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台儿庄运河漕运进入鼎盛时期。台儿庄不但成为南北漕运枢纽、水旱码头,而且成了沟通鲁苏豫皖乃至江淮浙沪的重要货物集散地,人流、物流空前活跃。康熙、乾隆两位皇帝每每乘船经运河到江南巡视时,都要在台儿庄登岸下榻或巡察,留下了种种风雅。至今,台儿庄一带尚有“惊龙桥”和“运河的蛙(wai)子——干鼓肚”的传说。据《峄县志》录《翰林字编修李克敬墓碑》戴:“岁丁亥(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圣祖仁皇帝南巡,进诗台庄水次(河岸码头)。时献诗赋者六七百人,进呈21卷,钦拔第一。”另据《峄县志?宦绩》卷载:“康熙间,黄河决,花山徐邳宵,漕运中梗。”康熙南巡,“驾驻河上”。一位名叫曹自新的乡宦率数州十万土民迎銮吁恩,并进河图。“口析水患数千言”。康熙“即敕河臣覆勘,给币修筑”。皇帝亲自接待“群体上访”,此举可见其政风之一斑。
由乾隆至嘉庆年间,台儿庄一直是鲁南苏北交通贸易重镇,“繁荣富庶,以致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峄县志》)。商号、店铺如雨后春笋,多达数十家,大多集中在繁荣街、丁字街和月河街。清末秀才、台儿庄人胡小鲁《啸庐诗文》中说:“约台之民,商贾过半。”诸商号、店铺为了便于从水上装卸货物,便在运河北岸修建了一些石阶码头。从台儿庄西门到小南门,建有典当、四十万、郁家、双巷、王公桥、骆家等10余处码头。城内衙门大街(繁荣街)、丁字街、月河街、顺河街、鱼市街等12条街道,1公里长的后大路接车大路,连接西门、小北门、大北门、东门和大南门。城内有5000户人家,24300余人,房屋约2000间。当时的台儿庄,“商贾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峄县志?古迹考》上说:“台庄濒运河,商贾辐辏,阛hui栉比,亦徐(州)兖(州)间一都会也。”
台儿庄地处要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咸丰八年(1858年)秋,捻军首领张乐行、刘天福探知“台(儿)庄为峄巨镇,商贾辐辏,富于县数倍”《峄县志?大事记》,为筹措军饷,遂率兵数万,自丁庙闸渡过运河,直攻台儿庄。清参将营老弱士兵仅数百人,又多空额,仓促不能应战,遂弃城逃遁。捻军长驱直入。唾手得城,3日后离去。咸丰十年(1851年),“北汉王”刘平亲率10万辐军攻下台儿庄,并在这里设立军营。1938年春夏之交发生的中日台儿庄大战,即使英雄的台儿庄名扬世界,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也使古老文明的台儿庄城变万一片焦土。曾参加清扫战场的别志南先生,有诗记录下当时的惨景:“三千人家十里街,连日烽火化尘埃。伤心几株红芍药,犹傍瓦砾惨淡开。”
1945年8日23日,我抗日军民收复了台儿庄。同年10月,鲁南军区为防止国民党抢占抗战胜利果实,发动当地群众拆除了台儿庄城墙连同城门。从此,台儿庄旧城不复存在(有一段城墙和中正门,是为拍摄电影《血战台儿庄》于1985-1986年重建的)。1948年11月8日,台儿庄宣告解放,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台儿庄,如今的规模是解放前的5倍,城区入口是解放前的近3倍,旧城区基本上成为居民区,新城区向西已发展到巫山村以东,向北已发展到三里庄以北,规划面积为25平方公里。如今的台儿庄城,不仅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且是鲁南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随着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的运河古城开发建设,相信不几年,古老、英雄、美丽的台儿庄,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