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官方网-(中国)有限责任公司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胜景>>正文内容
  • 贺敬之文学馆:台儿庄永远的骄傲与自豪(古城台儿庄)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在台儿庄人民的心目中,始终有着两大骄傲:一是1938年春爆发在这里的中国抗战台儿庄大捷,一是1938年台儿庄大战之后背井离乡在辗转流亡途中投奔延安、投身革命的文学巨匠贺敬之同志的卓越成就。
            台儿庄大战的伟大胜利,书写了中国抗战史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台儿庄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扬威不屈之地,成为举世瞩目的地方。台儿庄人民秉承台儿庄大战所凝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百折不挠、英勇不屈的英雄气概,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力更生,发奋图强,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台儿庄从硝烟弥漫的废墟上崛起为颇具江南风韵的江北水城,并且展示了前所未有的美好前景。
            贺敬之同志作为中国当代著名剧作家和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以其不平凡的文学实践与卓越的艺术成就,在浩瀚的中国当代文坛星海之中熠熠生辉,引导与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青年,和他一道为中国人民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中国前仆后继的革命斗争,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勤劳的人民和火热的生活而“放声歌唱”。台儿庄作为贺敬之同志的故乡,一直备受贺敬之同志崇高人格力量和伟大艺术成就的影响;生活和工作在这里的人们,没有人不景仰贺敬之同志的艺术人生。

     


            于是,在台儿庄区乃至整个枣庄市各中小学的乡土校本教材里,贺敬之的故事和诗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各级各界文学创作爱好者的队伍中,贺敬之同志的文学实践与艺术成就,都是最崇高的榜样;在各类文化事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贺敬之同志的关注关怀,都是最直接的力量。为了将这些宝贵财富持续传承下去,使之成为台儿庄永远的骄傲与自豪,台儿庄人民建设了贺敬之文学馆。

     


            贺敬之文学馆坐落在运河古城台儿庄风景最为秀美的古月河湾。它的东边,是蔚为壮观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它的西面,是一湾碧水与碧水西岸的李宗仁史料馆,三足鼎立,构成了台儿庄红色旅游观光线上的三颗明珠。贺敬之文学馆占地24亩,1800平米的仿古式主楼飞檐攒角,廊庑环绕,四周石栏镌刻着一首首贺敬之诗作手迹,飘逸灵秀中,书香浓郁。全国书协副主席王学仲先生题写的馆名以及“缪斯出峄邑,千篇佳什藏梓里;壮采洵诗豪,一代强音壮山河”楹联,高度地诠释了馆藏的精髓。贺敬之文学馆的一楼迎门,是一组以延安宝塔山、台儿庄翠屏山、黄河与大运河、钱塘江大潮为背景的大型浮雕,浮雕前端坐的,是贺敬之同志的巨大铜像。馆藏的1200余幅图片资料、数百件珍贵实物、6000余册藏书、500余分钟反映贺敬之同志艺术人生与革命成就的珍贵音像资料、400余幅中央领导和文化名人的墨宝真迹等,被精心编排陈列或珍藏在展览厅、影视厅、书画厅、多功能讲习厅和现代书库中,艺术地运用立体、平面、实物、声像等元素,系统而艺术地概括了贺敬之同志辉煌的文学成就和革命的艺术人生。还将展馆二楼大厅辟为《白毛女》剧场,将歌剧《白毛女》、歌曲《南泥湾》和贺敬之经典诗歌朗诵等节目对外开放展演,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如此设置,突出昭示的主题是:从大运河到延河,从翠屏山到宝塔山,从台儿庄到北京城,风雨兼程半个多世纪,贺敬之一路跋涉一路歌,豪情如虹情似火,放声唤潮唱风流,赤旗丹心耀星河!他那“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一滴敢报江海信,百折再看高潮来”的革命生涯、文学实践和艺术成就所凝聚的激情与赤诚,是民族的精神财富和传世瑰宝,值得台儿庄永远地为之骄傲与自豪!

     


            贺敬之文学馆自1996年10月建成并开馆以来,深得各级各界的高度关注,先后被列为枣庄市文学创作讲习基地和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红色旅游重要景点,进而成为贺敬之文学研究的学术基地之一。台儿庄区委区政府将此列入区属正科级全民事业单位,配置在编工作人员13名,全部具有初级、中级、高级技术职称。在爱国主义教育、旅游接待服务和学术研究方面,坚持并举并重,相得益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开展教育,创新形式。运用馆藏资料制作的流动展馆,在各中小学校巡回展出,弘扬了民族文化特别是革命文化的优良传统。开门办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比如与区教育局等单位联合,在全区中小学中成功举办“寻找贺敬之爷爷的文学之路”活动,教育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动具体;与山西省昆虫研究所联合举办蝴蝶标本展览,教育中小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热爱祖国,形象有趣;利用五一、五四、七一、十一等节庆,开展书画、奇石、根雕、盆景和收藏品展览,参与广泛;与团区委联合举办的贺敬之诗歌朗诵大赛,激情洋溢。其中与《中国诗酒》编辑部、中国诗酒文化协会诗书画院联合举办的“神州酒风采”书画展活动,与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香港书法协会、台湾“中国书法协会”、山东上联水泥发展有限公司等联合举办的“上联杯”首届海峡两岸名人书画大展,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
            学术研究,面向全国。2002年,作为团体会员,贺敬之文学馆参加了全国革命纪念馆学术年会。2004年底,在北京参加了贺敬之文学创作60周年暨文集出版研讨交流。2005年春,参加了在武汉举行的贺敬之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贺敬之文学馆研究人员也有10多篇研究成果在各级报刊发表,促进了贺敬之文学创作研究的深入与深化。
            贺敬之文学馆的建设与开放,对台儿庄的文学文化文艺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受其激励,全区业余文学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先后有《不敢忘却》、《热风吹,心雨飞》、《写意人生》、《我心中的河》、《运河渔火》、《观云听风》、《同命鸟》、《女人花》、《风雨台城》、《太阳的鞭子》、《那云·那风》、《那山·那雨》、《耕耘者之歌》、《悠悠此情》、《追忆似水流年》、《台儿庄的传说》等几十部散文、杂文、报告文学、诗歌和小说出版,另有数百件文学文艺单篇作品,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区委、区政府专门设立了和台儿庄科技奖平级的台儿庄文学奖,对其中的优秀作品给予精神的和物质的奖励。还相继成立了区文联、区美协和区作协、区书协、区音乐舞蹈协会等组织,文学艺术事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为今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家乡人民对贺敬之同志的爱戴与崇敬,让贺敬之同志也有颇多感怀。1997年回乡参加台儿庄革命烈士陵园改建工程揭幕的时候,他放歌故乡,留下“诗乡梦乡到故乡”的诗篇,至今广为传颂。2007年的中秋,年过80高龄的他再度深情回故里,又写下了热情奔放的组诗《台儿庄散歌》十二章,经《人民日报》刊载,传唱海内外,再现了“时代歌手”的激情与神韵,彰显了“文艺旗手”的豪情与风采。
    贺敬之同志宝刀未老,风采依然。这是我们的极大欣慰。
             就在这次回乡之际,贺敬之同志第一次参观了家乡人民倾情建设的贺敬之文学馆。没想到他老人家竟然发出了“满意很满意”和“不满意很不满意”的感慨!他说:“看了文学馆,感觉是满意很满意,但是又不满意很不满意。满意很满意是文学馆建设的非常之好,远远超过了我的想像。我说不满意很不满意,就是我觉得我很不相称。我是从台儿庄的土地走出来的,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党和人民教育了我,我是无产阶级工作队伍中的一员,但我不是这个队伍中间出色的一员,不管同我之前的人,同辈的人,还是在我身后的人相比,我做的事情太少,我今天看到文学馆,我感觉很不相称。”为此,他郑重提出要求说:“这个贺敬之文学馆,今后一定要改成台儿庄文学馆。”

     


             贺敬之同志谦逊与诚恳,更加坚定了他的故乡人民对他的崇敬与爱戴。我们相信,贺敬之文学馆必将成为我们台儿庄、我们枣庄、我们山东乃至全国革命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贺敬之同志的文学实践和成就,今后必定还会影响、引导、滋养着更多的时代歌手,继续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勤劳的人民和日新月异的新生活放声歌唱!(袁袤翔 文   杨成骏 图)

                                                                                                                                      (古城台儿庄网专题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专题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