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官方网-(中国)有限责任公司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古城>> 民俗>>正文内容
  • 节庆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春节 

            在农历正月初一,俗称大年初一。春节有名元日、元辰、端日。民间习惯称过年,贫困百姓又惯称年关,意思是过年就是过关,旧俗过年,年前要清偿欠款欠物,不可拖到新年,年前还要置办过年的物品,处处需要钱,因此贫穷人家把过年比成过关。旧社会,过年就是富人的节,穷人的关。不管富贫都得过,反正不能留在旧年里。春节,即是一元复始。其形成原因一方面有祈求来年丰收的含义,另一方面是除旧布新,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祭灶即是祭祀灶王爷,俗称灶老爷。祭灶时日为“军三民四王二十五”,平民为腊月二十四。厨房又叫灶屋、锅屋,锅台上方墙壁上贴灶码,即灶王爷。传说每年年三十,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禀报人间的情况。为了让灶王爷在玉皇面前多说老百姓的好话,保佑一方子民的平安。老百姓烧香摆供,给灶王爷磕头,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在三十之前,家家要祭祖。一是上坟,二是在宗族祠堂祭祀。具体日期各家各户自定,但一定要在年三十之前完成。上坟,俗称烧纸,带上祭祀用的酒、香箔火纸、爆竹等,在坟前焚香、摆供烧纸、祭酒、放爆竹,然后跪拜。在宗族祠堂祭祀,合家都要去,在祖宗牌位前点蜡烛、焚香、摆供品、然后按照全家辈分长幼先后分批跪拜。古代,大户人家都有家庙,只在家庙里祭祖,无家庙的人家到宗族祠堂祭祖。
    按照过年的禁忌风俗,元宵节之前不动磨、不动碾、不动碓窝、碓头。因此,要备足上半月的米面。腊月二十,家家户户即开始磨面、碾米、烙煎饼。腊月二十六叠糖,有米糖、面糖等。腊月二十七炸丸子、馓子、酥鱼、酥肉、炒花生。二十八蒸年饭。
           另外还赶年集置办一些年货,一般十天四集,腊月二十之后逢集称年集,非常热闹,如果这一年是小进,没有年三十,就更紧张。旧时不比现代,店铺少,主要靠集市交易。有些东西买不到,只有逢集时才能买到。到了年底,更是紧张。有句老古语:年集不叫年集,叫年挤。年集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四乡八村的男女老少拥来挤去,选购自己需要的物品。
             到了年三十早上,家家户户贴春联,俗称“对子”、“门对”、“春联”,对子多用大红纸,用毛笔书写,各种体书都有,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凡是房门或大家具、农具都要贴上春联。贴不上春联的,如犁铧、耙、耩子、牛槽、橱、柜、鸡窝、碓窝、缸、盆、罐等也要贴上“春”字或“福”字,以示除旧迎新。按旧俗,凡是贴上春联的大农具,不过正月初六开市不准动用。
            宗族里,五服以内,谁家在当年死了年长者,五服之内都不贴春联,以示哀悼。次年春节改贴蓝纸春联,第三年恢复为红纸春联。
            大年五更,家家户户在大门口堆碎柴草点燃,烟焰弥漫,直冲九霄。谓之熰狼烟。意在熰瞎狼眼,免得把小孩叼走。另一个传说叫做“大年五更熰狼烟,八月十五杀达子(指元朝统治者)。”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定的计策。以大年五更熰狼烟为号,秘密起事,建立明教。八月十五以送月饼为信,月饼里都装有一片油纸,油纸上印着一个朱砂红字“杀”。意在此日起明教开始军事行动,赶走元朝统治者,建立大名王朝,明朝取日月合璧之意。
            年三十下午,房门、院门前放上木棒,叫拦财,以免家里的财物跑掉。
            过年吃饺子,饺子又叫包子、水饺、扁食。家中包饺子的时候,在有的饺子中放入硬币,谁吃到了能发财;放上麦麸,吃到了有福;放辣椒,吃了能当家。年三十中午吃荤饺,大年初一全天吃素饺,以示对神、佛的敬意,也表示一年中素素静静,没有烦事的扰心。饭前先上供,等破供后才能进餐。牛马驴骡一年来帮助主人耕田、运输,狗常年为主人看家,都很辛苦,三十、初一两天,主人们也给它们几个饺子吃,以示谢意。
            年初一早饭前,家庭中晚辈们要给长辈磕头,俗称拜年。长辈赏给晚辈们喜钱,也称带岁钱、压岁钱。
            正与初六为开市日,商家、店铺放鞭炮,拜财神,开门营业;手艺人放鞭炮,拜祖师爷,开始营业。其它行业也从即日起开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
             初五包饺子,人人都包,不会的也要学着包几个,称之为“捏嘴”,意在提示不要好说,避免招惹口舌是非。
             正月初六接闺女。凡有女儿出嫁的人家,此日都要准备丰盛的菜肴,把女儿接到家里来。接闺女的,一般都是娘家哥、弟,没有哥、弟的,其他人也可。有钱人家套上牛车或轿子,一般人家都是骑头驴。女儿临行前要请示公婆有何吩咐,在娘家住几天。但最晚不能超过正月十五,因为有禁忌,在娘家过十五,死婆母。
            凡是有孩子的,娘家要给外孙做虎头鞋、虎头帽,给外孙女做花棉鞋,花袍子。
            正月初七,早餐喝“七沫”,也称喝“鬼脑子”,用七种蔬菜,如菠菜、白菜、萝卜、粉条、豆腐条、银耳、虾米,配以胡椒、盐等佐料煮成粥,味道鲜美,胜过街头卖的胡椒辣汤。以示在新的一年里生活丰富多彩,过得有滋有味。有的地方叫喝“鬼脑子”,意在“扯绸”或“扯愁”,前者意在能过得好,后者意在扯去以往的艰难愁苦。
     

    二月二 

             俗称“围苍龙”(苍龙指粮食里的神龙,保护粮仓里的五谷不受损失)也称苍龙节。为传统的农业节日,有撒青灰和炒糖豆习俗。在空旷的场地或打谷场上挖一土坑,坑里放上五谷杂粮,用土埋上,然后以土坑为圆心,用草木灰画圈,灰圈越多越大越好,灰圈相当于圈粮食用的“摺子”,如遇风吹灰扬,俗称“鼓仓”,大吉,预兆本年大风收。早饭后,家家户户炒糖豆,俗称“炒虫”,祈求庄稼不生虫。
     

    清明节 

             是汉族较大的传统节日,源于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清明的前一天或两天,为寒食节,断火冷食三天,相传起源于纪念春秋时介子推焚死(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欲求却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还有插柳、扫墓、郊游、踏青。
     

    端午节 

             端午,阴历五月初五,本名“端五”。又名“端阳”、“重五”、“重午”。端午节亦称“端五节”、“端阳节”、或“蒲节”。枣庄地区端午节有在屋门“插艾”的习俗,以避邪驱瘟、熏死害虫。早晨用艾蒲叶、青麦、荠菜煮鸡蛋吃,肚里不生蛔虫。晚上喝雄黄酒驱毒辟邪。炒“煳粮食”储存,备作平时祛寒、消食之用。
            端午节禁忌媳妇走娘家,媳妇如果走娘家,端午节之前必须回娘家。忌语有“吃了娘家端午粽,一家人全都死干净。”
     

    六月六 

            农历六月六为“晒龙袍”之日。此时家家户户把衣服被子放在太阳下晾晒,珍藏书画的人家也拿出书画晾晒,传说六月六晒过的衣物不生虫。此俗相传到至今。
     

    七夕节 

              农历的七月初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是下雨的日子,因为牛郎织女会见时痛苦,所以天降大雨。据说这一天很少能见到喜鹊,为了牛郎子女的相见,都去搭鹊桥去了。
     

    七月十五 

            为鬼节,人们携带祭祀品上坟。
     

    中秋节 

             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送节礼,全家团聚,吃月饼,赏圆月。
     

    重阳节 

            古有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等旧俗。九月九日重阳节,也叫“重九”。九九艳阳天,风和日丽,天高云淡,秋收已罢,正是清闲郊游之际。旧时,有游牧、游山之俗,谚语“九月重阳,撒开牛羊。”三三两两的乡民结伴牵着牛马,赶着羊群,进山放牧,俗称“撒青。”
            重阳看天气,预测来年小麦收成,有农谚:“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媳妇在重阳节不能在娘家过,有“过了重阳,死她婆娘”的说法。
     

    十月一 

             和七月十五一样,也称“鬼节”,祭祀,上坟。
     

    腊八节 

            喝“腊八粥”。腊八也不能走娘家,有“过了腊八,死叉叉”的说法。“叉叉”即是小姑子的意思。
     

    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灯节,群众称为小年,它是春节的继续,也是节灯活动的最高潮。花灯在枣庄有悠久的历史。据传早在汉代,每到这一天就有燃灯以祭祀道教太乙神的习俗。俗话说“上元的灯,中秋的月,除夕火,元宵灯”。这一天白天,狮子、龙灯、旱船、高跷、跑驴、秧歌等活动,声震街巷,热闹非凡。黄昏后,鞭炮齐鸣、焰火四起,人们把自己扎制的彩灯悬挂起来。有兰花灯、荷花灯、金鱼灯、元宝灯、狮子灯、龙灯、以及塔灯、山灯、走马灯等。在农村最为常见的为萝卜灯,把萝卜洗净,横切成五、六厘米长的段,一头当中用刀挖成洞,倒进豆油,找根火柴棒大小的草棍,缠上棉絮,一头插进洞中,等到油浸透后点燃。以前农村多为土坯房,很容易滋生寄生虫,尤以蝎子、蚰蜒比较常见。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不但小孩端着萝卜灯到处跑着玩,大人们也端着萝卜灯,把屋子的旮旮旯旯照一遍,一边照,一边念叨:“围着墙照一遍,蝎子、蚰蜒都不见。”然后再在孩子的眼前晃晃:“照照眼,不害眼!”最后看萝卜灯的灯花,灯花有高粱穗状的、玉米状的、小麦麦穗状的,以灯花的形状判断当年哪种作物丰收,哪种作物形状的灯花结的越大,哪种作物当年就能大丰收。
              过去贫穷买不起烟花,人们春节前后就留意收集刷帚头,特别是收取被扔掉的干朽了的刷帚头,即俗语说的刷秫头。到了晚间,在村头远离柴草垛的开阔地点燃后,向空中抛去,代替烟花。刷秫头沾上油后极易点燃,而且燃烧的时间也长,所以被扔到夜空时能蹿起一条条火龙,落地的瞬间,迸出很多火花,绚丽无比。拾起来再扔,能反复玩很长时间。
            20世纪80年代以后,原始的刷秫头已不多见,小孩大多捏着“提提几”放,即一种用石硝、硫磺、木炭等做成的长长的纸棍,点燃后爆出点点火星,噼啪有声。
            狮子、龙灯、花车、旱船等表演形式和现在差不多,但场景远比现在要热闹的多,观众人山人海,伸着脖子、翘着脚使劲的挤,看不到了也不着急,看到、听到别人瞧热闹笑,自己也跟着乐,很少有因为争抢有利的位置而吵架的。那时玩旱船的唱词特别诙谐逗笑。文化大革命后,经常有这样一句唱词:“一只来……哟,小船来……哟,江青是个花大妮来……哟”。
            枣庄的台儿庄地区还有正月十五举办渔灯节的习俗。据台儿庄文化部门考证,台儿庄在明代就开始举办渔灯节。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运河两岸悬挂各类彩灯,燃放烟花鞭炮,河内放置渔灯。岸上灯火辉煌,河内一河通明。为庆祝渔灯节,运河两岸人民载歌载舞,不但进行狮子、龙灯、高跷、花车、旱船、黑驴等各类民间游艺表演,而且扭起了独具台儿庄特色的渔灯秧歌,敲起了独具台儿庄特色的鲁南花鼓。2007年,渔灯秧歌在山东省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上获得银奖,鲁南花鼓已被列为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0年,台儿庄文化部门经过查阅有关历史资料,精心策划,在台儿庄老运河两岸举办了台儿庄首届渔灯节,岸上彩灯高挂,鞭炮齐鸣,烟花绽放,河内燃放河灯,空中施放孔明灯,再现了康乾盛世时期,台儿庄“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盛情景。
             元宵节的灯彩活动是劳动人民及民间艺人大显身手的时候,一盏走马灯的制作,往往需要一个月时间。那雄武生威的龙灯,栩栩如生的狮子灯、凤凰灯,都渗透着艺人们的辛勤劳动。花灯活动几经兴衰,随着经济基础、年景好坏而起落。民间艺人扎的“百鸟朝凤”灯、及“群龙戏珠”灯,在结构上力求牢固、美观,在装饰效果上,做到丰富多彩,在灯穗、灯座上变化无穷,一盏灯上出现不同形象的图案一百余种,能做到玲珑剔透,形态逼真。
              枣庄市民间扎彩艺术颇为丰富,遍及各集镇。民间艺人除在传统节日制作狮子、龙灯、竹马、旱船及各式花灯外,亦为事主婚丧等迷信活动扎制一些物品,赖以糊口度日。品种有结婚用的轿顶,八仙过海、麒麟送子,嫁妆上的剪纸、洞房窗花、顶栅花等。殡葬用的纸幡、天鹅、把门将军、对狮、对虎、十二美女(弹唱歌舞妓),人子花(所谓四老四少、四盆花)、金山、银山等,节日文娱活动用的狮子、龙灯、竹马、旱船、花车、花篮、云灯及各种花灯等。(沈庆敏)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4日
    上一篇:祝寿习俗[ 05-24 ]下一篇:服饰[ 0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