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治河名臣李化龙 明代万历年间的兵部尚书李化龙,自幼好学,能诗善文,武功超群。为官利及于民,曾平叛弥患,抗倭援朝,总理河道,治国安邦。文有著述,武多军功,被誉为“文治武功”的爱国名臣。 据《明史》及《长垣县志》记载:李化龙,字于田,号霖寰,河南省长垣县北满村老李庄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生,历任嵩县知县、南京工部主事、河南提学、山东提学副使、四川总督、巡抚、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兵部尚书等职,名列“长垣七尚书”之首。 李化龙从小聪明过人,人称“神童”。正值少年之时,颖悟绝伦,每有所学,过目成诵。19岁中举人。明万历二年(1574年)中甲戌科三甲第82名进士。八月,授河南嵩县知县。他上任后,地方劣绅及不法官员看不起这位年仅20岁的七品知县,依旧作恶。化龙遂深人民间.明察暗访,掌握大量证据后,择其首恶者绳之以法,众人惊服。他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奖励生产,任职6年,嵩县大治。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西南地区播州(今贵州遵义)土司杨应龙造反,祸国殃民,朝野震动。三月二十八日,李化龙奉旨以原官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起总督四川、湖广、贵州军务,兼理粮饷,星驰到任,调兵进剿。李化龙指挥8路兵马,血战114天,大小战斗100余次,用兵20余万。一举平定了“传29代,历经724年”祸乱在西南边境、时叛时降、挑动民族矛盾的土司反叛。李化龙立下大功,打赢了这场在万历年间3大战役中最漂亮的一仗。当地人民为纪念平叛的胜利,于播州修建了化龙出师桥。平叛后,李化龙上书陈《播州善后十二条》等奏议,对平叛后的工作、各方安置和民生的恢复提出至关重要的方略,得到朝廷的嘉许。平叛中,李化龙接到父亲病故的噩耗。他心肝俱裂,号天呼地,多次昏厥,不省人事。但是始终坚持在阵地上,以国事为重。平叛胜利后,文武官员们纷纷要求为化龙父亲举行奠礼,化龙不许,并发出文告,严行禁止,所属州县均不得举行。其镇道大吏仍具礼行奠,化龙只受祭文及香烛纸马,余皆不受。只有部将刘铤、陈磷独不行奠,要求进京报功。化龙念其功大,只得应允。岂知二人是借报功之名,实去李化龙老家送礼。刘铤差官先行,送银1000两,金100两,玉带一束,祭礼银200两。化龙母亲大怒,命化龙舅将其逐出,声称如不快走,将捕之送官。刘铤的差官不得已而离去。陈磷的差官知道不受礼,也不敢再去了。李化龙得知后,上本参之,朝廷未许。 李化龙积劳成疾,后来又发疟疾,朝廷终于答应了他退返故里的请求。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三月二十八日,他交回尚方宝剑,回家为父亲守丧。两年后,居家守丧的李化龙,被皇帝钦定为工部右侍郎代总理河道,主持疏浚运河事。台儿庄段运河,史称洳河,因西起韩庄湖口,故又称韩庄运河,呈东西走向,为南北走向的京杭大运河最大的一段弯道,全长42公里。 早在元朝时期,元政府便采取了“遏黄保运”和“引黄济运”等措施,但收效甚微。明代中叶采取了“避黄保运”和“黄运分立”的治运方针,成效显著。所谓“避黄保运”,就是将运道由独山湖西迁到湖东,避开黄河的直接威胁,利用湖水遏阻黄河对运河的淤积。据《明史·河渠志》载:“明中叶,黄河屡次决口泛滥,冲淤徐、沛运道,漕船阻滞。”为避黄河冲淤之害,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旧运河东15公里处,开挖了北起南阳镇,经马口、常口、夏镇至留城(今江苏沛县东南)70公里的南阳新河。从此,南阳至留城的运道改善,减轻了黄河对徐、沛一段运道的危害。但留城以南仍存在“黄运不分,运道阻滞”的问题。明隆庆三年(1569年)七月,雨汛来临,黄河大堤决口,洪水泛滥,沛县茶城淤塞,在邳州的两千余艘漕船无法启行。两年后,黄河再次决口于邳州,损坏粮船数千艘,淹没漕粮40万石,运粮士卒死亡数以千计。可见借黄河作运道,风险太大。所以避开黄河,尽量减少对黄河的依赖,再次成为明代后期治运的重点。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夏,黄河在沛县等地再次决口。“灌昭阳,及夏镇,横冲运道,平地一望巨浸,居民田庐荡然无一存焉。老人皆谓百年所无也。”众官员苦无良策。值此危难之际,在家守制的李化龙被工部举荐为工部右侍郎代总理河道,就近署理河道疏浚事务。他上任伊始,就徒步实地勘察河道和水情,遂慨然上疏,详述治河之策。其疏日:“今之称治难者,谓河由宿迁入运,则徐、邳涸而无以载舟,是以无水难也;河由丰、沛入运,则漕堤坏而无以维纤,是以有水难也。洳河开,而运不借河,有水无水第任之耳。疏论决排,皆无庸矣,善一。又以二百六十里之洳河,避三百三十里之黄河,二洪自险,镇口自淤,不相关也,善二。运借河则河为政,河为政则河反以困我;运不借河则我为政,我为政则我反以熟察机宜而治之。其利害较然睹矣,善三。粮艘过洪,每为河涨所阻。运入洳而安流无患,过洪之禁可驰,参罚之累可免,善四。” 李化龙上书“四善之策”,深受万历皇帝的赞赏。他从四个方面论证了“黄河与运河分立”、“避黄保运”以及下大气力修通洳河的重要性。朝廷准奏,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动工疏浚运河。李化龙亲自盯在施工现场,他找有关人员,反复勘察测算,最后议定:洳河由王市取直,奔纪家集河深处。这样可以省掉开凿郗山及周、柳诸湖百里之险,缩短工期,节省开支,也有利于河床的加深、加宽,以供将来大船通航。遂“修砌王市石坝,平治大泛口之湍流,挑浚彭家之浅河”,并先后于旧河口筑石坝,建彭口坝,设三洞闸,修郗山减水闸。根据地形“标高”,详细测算出“等高线”,沿河道修建了韩庄、德胜、张庄、万年、丁庙、顿庄、侯迁、台儿庄共8座斗门式船闸。这些水利设施,对调节水势、保证航道畅通发挥了重要作用,达到了“涸水期可保水,洪泛期可泄水”的要求。这在当时也是一项重大的科技成果.有的船闸一直沿用到现在。 整修后的河道,自夏镇、李家口(李家港)引水,途中汇合彭水、承水与东西洳河之水,至邳州直河口,全长130公里,完全与黄河分流,“尽避黄河之险”。 整个工程,用于挑河、建闸、开坝等项资金,计“(币银)二十万八千一百(两)有奇。”最后结算,为朝廷节省了一笔开支。其间,有巨商想抢道速行,愿以千金为酬,李化龙正色却之。工程结束后,工部具奏章为李化龙请功,李化龙执意谢绝,并上奏朝廷,“挂冠”归隐。 洳河开凿成功,“运道由此大通,粮艘经由洳者达三分之二”,至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通过洳河的运粮船达7700多艘。京杭大运河从此畅通无阻。人们感怀李化龙的功绩,曾在运河边建起“三公祠”,为李化龙等人塑像。 清朝人靳辅评价开凿洳河工程为明代治运最大成就。当代著名史学家范文澜也曾说过:“开洳济漕,南北航通,南粮北运,年数千万石,缓和了华北因连年荒灾死人无数的困境。”同时,也发展了造船工业和航运事业,有利于战备,安定边民,具有重要价值。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闰九月,朝廷表彰李化龙的功绩。十月初七,擢升李化龙为兵部尚书加少保,给妻应得诰命,荫一子锦衣卫指挥使,世袭;赏银100两,大红蟒衣一袭。追封上三代均为一品,并在长垣县城内建“四世一品”、“五叶恩光”牌坊,其斗方大字均为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所书。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八月,李化龙一品秩满,特加封柱国光禄大夫少傅兼太保。当年十二月卒于任上,终年57岁。死后追赠少师,加赠太师,朝议谥襄毅,后称襄毅公。 明崇祯元年(1628年)奉旨为李化龙建专祠于长垣县城东街,春秋享祀。祠前有牌坊日“文治武功”,坊后有对联:“春秋血食诗书帅,钟鼎名流社稷臣。”正殿内有神龛一座,龛两侧有楹联日:“掀天揭地功业;长江大河文章。”李化龙塑像端坐其中,令人肃然起敬。如今李化龙墓、祠及牌坊等均已损坏。现在河南长垣县仿古商业街复制有“文治武功”牌坊,雄伟高大,雕刻精良。 1986年,李化龙被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评为“明代爱国名臣”,并被选人《中州杰出人物百家》,其评语为:“不论担任什么职务,都以国事为重,鞠躬尽瘁;又严以律己,不受贿赂,注意民间疾苦,并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为发展当时经济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可贵的。”(董运启 李其鏖) (古城台儿庄网专题部编辑) 上一篇:古城台儿庄:经学大师王朗王肃[ 05-09 ]下一篇:台儿庄:刘镛与堕泪碑[ 05-09 ]
|